4月14日的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新闻报道:习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一轮改革开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经济特区的干部群众表示,要以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更有水平,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政事儿”注意到,视频画面显示,10名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经济特区的干部群众接受了采访,分别是海口综合保税区工委书记韩斌,三沙市发改委工作人员殷浩翔,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海口市民庞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简称“中改院”)院长迟福林,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祁亚辉,长影海南文化产业集团项目负责人赵宝利,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高级技师周皓,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杜鹏,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退休职工陈凤娇。
“代表党中央郑重宣布,在海南全岛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分步走、分阶段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真的,全场很激动”,视频画面中,讲到这里,迟福林的语音开始哽咽,他伸出食指,做了一个“1”的手势,哽咽着说,“因为为了这个事情,我们期盼了30年,有了这一条,海南真的会实现我们的海南梦”。
画面显示,情绪平复后,迟福林接着说,“正如说的,海南这30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历史见证,证明了只有走改革开放的路子,让我们才大有希望”。
迟福林的秘书对“政事儿”说,4月13日下午,习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了一件大事: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当时,迟福林就在大会现场。会议结束走出会场后金融理财服务管理,迟福林接受了央视采访,当时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之情,因为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天,他等了30年。
迟福林曾多次接受“政事儿”专访。14日晚,他也对“政事儿”说,“走向大开放、建立自由贸易港,是海南30年发展的不懈探索的基本实践,也是全省上下的共同期盼。对我来说,更是倾注了30年心血的‘海南梦’。”
迟福林生于1951年,素有“迟改革”称号,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从事中国改革问题研究,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改革研究课题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也多次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的专家座谈会,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南等地方政府决策咨询顾问,曾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奖项,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
1988年海南建省之初,迟福林离开北京来到海南,是第一个到海南报到的中央下派厅局级干部。到海南之前,他在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工作,担任处长、研究人员。
“离开北京到海南工作,当时下了很大决心,完全是奔着事业来的”,迟福林说,当年的海南岛,没有红绿灯,也没有出租车,工作和生活环境跟北京有差距,可他第一次踏上海南岛,就喜欢上了这片土地,“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的海南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激情与梦想!”
到海南之初,迟福林担任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省体制改革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参与起草了海南省委第一次党代会报告。1991年,迟福林参与创建中改院,之后历任中改院常务副院长、执行院长、院长。
中改院虽然是“中”字头,可实际上是一个民间智库。迟福林曾对“政事儿”说,中改院建院之初就确定了“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积累,自求发展”原则,所以,1992年,中改院主动退出了财政事业编制,不要财政拨款。他也因此从一名厅级干部,变成了一名学者。
30年间,他参与了几乎所有海南区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订,从最初的“特别关税区”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等。
十年前的2008年5月7日,在“海南改革开放发展高层论坛”,迟福林作了《抓住机遇,务实推进海南自由贸易区进程》演讲,提出了建立海南自由贸易区建议。
十年后,他的建议终于变成了现实。“习作出了建立覆盖全岛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不仅是对海南建省办特区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的充分肯定,而且也给海南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不仅给海南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而且也要求海南主动承担起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迟福林对“政事儿”说。
迟福林表示:海南要抓住机遇,以更大开放办好最大经济特区,把海南打造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的开拓者、改革开放的实干家。海南“最大的开放”,出路就在于实施自由贸易港这种当今全球最开放的发展模式。在海南全岛3.5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自由贸易港,意味着中国将建立一个全球面积最大、范围最广、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这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特定背景下主动扩大开放的一个重要的、超出预期的举措,不仅对我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引领经济全球化会形成多方面的重要影响金融理财服务管理。金融理财服务管理金融理财服务管理金融理财服务管理